第 16 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古代中国农业: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②土地制度;③农业经济的特征。2.古代中国手工业:①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②手工业的典型成就;③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④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3)影响2.土地制度(1)土地制度的演变(2)土地兼并3.水利技术(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3)唐至明清:政府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管理,灌溉工具不断改进。 (耕作技术)水利技术 学法点睛 古代农业经济归纳为1.耕作“两大阶段”2.三大土地制度变迁史观史论古代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古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和思想文化文明都是建立在经济文明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实录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动力革命。春秋时期,人们已开始用牛耕地,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基本形态(1)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经济形式,自给自足。(2)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集中,汉代出现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3)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成为职业世袭的“匠户”。2.主要成就(1)纺织业时 期成 就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说明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商代有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在纺织业发达地区还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2)冶金业时 期成 就先秦冶铜业在商周时期已达到较高水平:现在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汉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