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赏析 新人教版必修 2例题 1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53 年时,英国商品因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人均消费的英国棉纱、棉布远低于印度,根本原因是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对英国商品进行顽强的抵制。故答案选 D 项。【答案】 D例题 2 (2014·山东文综,17)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解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已经从属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了,海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D 项正确;19 世纪 60年代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没有说明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排除 B、C 两项。【答案】 D例题 3 (2014·江苏单科,7)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纺、织分离;织、耕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农产品的商品化。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A 项错误。“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