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及作者的名言。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贝多芬一生中经历了哪些失败与挫折,你从贝多芬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3.写:使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勾勒刻画你身边的同学。4.练: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与作用。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2.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3.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4.即使为了国王的宝座,也永远不要欺骗、违背真理。5.涓滴之水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6.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7.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8.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罗曼·罗兰的名言1.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2.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3.人生不出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1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曼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以 20 世纪 30 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 8 部;三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以及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2.文体知识——传记的史述与议论传记的史述必须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基础,必须建立在传记作家对于传主生平的大量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之上。当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