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VIP免费

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_第1页
1/3
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_第2页
2/3
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_第3页
3/3
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在首都北京的东部,有个奇妙而漂亮的地方,那就是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雾灵山位于东经117°17ˊ―35ˊ,北纬40°29ˊ―38ˊ,地处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城市之间。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爱护区,总面积1.44万公顷,森林掩盖率93%,主要爱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和猕猴分布北限”。雾灵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历史上曾称伏凌山、孟广硎山、五龙山,明代始称雾灵山。自夏殷代以来就有人烟居住。属于我国古代山戎、东胡、拓拔、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与幽燕汉族交往之地。雾灵山以自己的特点和灵性,令历史上很多文人骚客折服,纷纷来此巡游并以诗词文字吟诵雾灵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伏凌山(雾灵山)甚高峻,严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因以名山也。”明朝初年,为防止外敌入侵,明王朝派戍边将士利用雾灵山险要的地势,连缀并修筑了近百公里的长城,建有曹家路、黑谷关等重要边防要塞等关口,并在高山险峰上建有很多烽火台,现在仍可以看到破壁残垣。明洪武年间,中丞刘伯温曾到雾灵山巡察,并留下巨型摩崖石刻“雾灵山凉爽界”碑。部分守关名将如汪道昆、刘应节、杨兆、戚继光等先后巡游了雾灵山,并赋诗赞美雾灵山。明代学者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也称雾灵山“其山高峻,有云雾蒙其上,四时不绝”,并以诗词发出感慨“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却恨不逢张少保,碛(qi)南犹筑受降城。”到了清代,由于雾灵山峰岭层叠、纵横交叉,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像龙形图腾,就把雾灵山作为百年寝陵的太祖山,于清顺治二年划为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封禁长达270年。清圣祖仁皇帝康熙曾题《晓发古北口望雾灵山》诗一首:流吹凌晨发,长旓出塞分。远峰犹见月,古木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半笼云。地迥疏人迹,山回簇马群。观风当夏景,涧草自含薰。据清《师山掌录》记载:“雾灵山……上多奇花,又名万花台。其阳曰万花台,其阴曰凉爽界,高广深邃,东陵主山也。每年六月六日现祥光(即所谓佛光)如雾,土人如期候之。”雾灵山自古又是道家佛山,据记载,雾灵山在宋代就建有寺院,宋辽时期更是修建大型寺庙。当时山下有红梅寺,山腰有钟鼓院,山顶有云峰寺、天云观,并有按北斗七星排列的山泉井七眼,现仅存一眼。到辽金时期达到鼎盛,“有僧道万余人”,号称“出名的和尚三千六,无名的和尚赛牛毛”,这就说明在当时雾灵山一带僧道甚多,香火旺盛,其香火连续了辽、金、元三代。元代曾有僧道来此做佛事,《昌平山水记》记载“文宗(元)命西僧于雾灵山作佛事一月,而其绝顶可瞰塞内”。据《长安客话》记载,“雾灵山有云峰寺,相传宝志公锡于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雾灵山观光旅游解说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