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上下支座助板焊缝开裂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上旋式塔机回转部分的主要构成有上支座、下支座、回转支承及传动机构等。安装形式为下支座下部与塔身相连接,上支座上部安装塔顶及前后臂,上下支座分别通过高强度螺栓与回旋支承的内、外圈相连接(就回旋支承为外齿式而言),下支座、回转支承外圈保持固定不动,回转支承内圈、上支座及以上部分在工作时由回转机构驱动而作水平旋转运动。上、下支座均为塔机的重要受力部件,常见的中小型塔机的上、下支座一般由面板、立板和若干肋板焊接而成,为简易箱形结构。笔者在近期工作中接触到三例塔机上下支座助板焊缝或其附近的面板产生开裂变形的问题,塔机起重能力为 200~400kN·m,发现早的裂缝长度为20~30mm;未及时发现的长度已接近整个助板长度,面板翘曲、开裂,这些问题都给塔机的使用埋下了很深的安全隐患,不及时实行 措施,后果不堪设想。现就这三起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1 . 焊 缝产生的位置和形式经过对三例事故的现场勘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上支座或面板裂缝产生位置大多处于平衡臂方向一侧;下支座裂纹产生位置,取决于塔机与建筑物和建筑材料的相对位置。大多产生于建筑物及搅拌机位置的反方向部位。以上所述上下支座裂缝产生位置在塔机工作时常处于受拉力作用状态,产生破坏的趋势较其他位置要大得多。还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经检查,三台塔机的回旋支承与上下支座连接用高强度螺栓 1/3 以上是松动的,而且空载时将平衡臂转到不同方位,再进行检查,发现下支座连接螺栓累计有 1/2 以上是松动的,而每个裂缝产生处以有一个螺栓较紧。以上 为产生裂纹位置的两大共性。裂纹产生部位或为原焊缝,或为接近焊缝处的与回转支承连接的面板(下支座为上面板,上支座为下 面板)。方向由内向外延伸。2 . 裂缝产生的原因2.1 设计原 因2.1.1 个别情况是面板设计刚度不够;2.1.2 由于确定回转支承与回转机构小齿轮中心距时,一般根据扭矩和传动化,最终由模数、齿数来确定,未充分考虑到上下支座与回转支承连接孔同回转机构安装孔的干涉,造成个别高强度螺栓无法安装,引起这种现象的还有肋板与连接螺栓孔的干涉。若这些个别位置的螺栓不能 安装,就会影响整体连接强度。2.1.3 上下支座与回转支座连接用高强度螺栓,长度不合理,有的螺栓总长度比连接所需长度多到 20mm(一般要求拧上双螺母后螺栓端部螺纹露出螺母 1~2 扣就可以了),而其螺纹部分长度却不够长,表现为最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