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联合国的特地机构指定二月的最终一天,做为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目的是为了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进一步重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并通过开展种种活动,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居住条件,人们很简单和住宅面积联系起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在90年月到2000年的户均居住面积:瑞典是72平方米,英国为97.9平方米,法国是86.4平方米,日本92平方米,美国177.5平方米,原苏联72.4平方米,那么我国现在的城市户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65平方米国。可是在二、三十年以前,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在80年月,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还只有3.6平方米,而现在的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0.1平方米。乡村的土坯房,已经被别墅式的砖瓦房取代;内蒙古的游牧民族,也已经在定居的草场盖起了幢幢小楼;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城市规划带来的拆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断的变化。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体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原来的公有房已经大部分被私人买下。大城市房屋自有率已达70%80%,房屋已经是家庭财产的重要部分。人们住房面积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头追求居住品质的提高。除了开头在装修上大下文章之外,大家对居住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挑剔。在德国,这种对于居住品质的提高,大约在1987年。它的标志是第一次消失用于住宅修理、改造的资金投入要大于新建住宅的资金投入。现在人们在选择住房时,已经不再是一味的追求大面积,而是在80到100平方米的这个区间,是比较经济、合理、适用的套型。近年来,人们关怀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家里的那几十平方,社区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购买房子时,消费者已经把居住的节能、无污染、社区的绿化、周边的设施做为购房的重要参考指数。另外,还有很多人开头选择自己工作、居住、养老的城市。人们在选择居住的地点时,已经不仅满意与自家房内的大小和周边的小环境,也开头对社区、城市大环境的各个方面有了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更高的要求。只有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因素均衡进展的城市才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中国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22年度报告》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22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城市宜居指数为65.7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意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等特点。调查显示,六成多的居民目前所居住的第一居所的户均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0.1平方米,这一数据与建设部确定的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的城镇人均35平方米还有肯定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还发觉,城市居民用于度假、休闲的第二休闲房产或者度假房产的比例还不到8%,在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上,各个城市都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宜居城市要考虑城市居住人群各个阶层的多样性与平衡,而这种多样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性正体现了城市是否能够满意不同人群的需求。本次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70.3分)高于一般居民(65.7分)。进一步分析发觉,不同收入的居民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家庭月收入越高的群体,对于城市宜居性的评价越高,收入越低的群体评价越低。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的宜居性水平普遍不高,宜居指数最高的城市不到70分,甚至有个别城市宜居指数不及格,与公众的要求还有距离。附:宜居指数排在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大连、厦门、绵阳、成都、武汉、杭州、上海、南京、青岛和重庆。《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22年度报告》依据《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22年度报告》显示,宁波、厦门和成都位列中国宜居城市前三名,而城市包涵性排名的前三位则分别为:三亚、成都和深圳。在本次调查的20个城市中,排在前五名的城市有宁波、厦门、成都、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苏州和三亚,入围的大部分是沿海中小城市;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排名相对都比较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