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中毒的特点

急性中毒的特点_第1页
1/6
急性中毒的特点_第2页
2/6
急性中毒的特点_第3页
3/6
急性中毒的特点 急性中毒一般是指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毒物,迅速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病变,引起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一、急性中毒表现 1.发病急骤急性中毒一般表现起病急、埋伏期短,如在高浓度“”硫化氢环境下,可出现 闪电样 死亡。起病的快慢与毒物的毒性、接触毒物的剂量、个人的防护、生产场所通风状况等因素有关。2.群体发病急性中毒多为群发性,特别在生产车间,由于事故而导致大量毒物外泄时,现场人员难以避开发生中毒。只是轻重程度不一。如 1979 年 9 月 7 日,浙江温州电化厂因液氯钢瓶爆炸导致 779 人中毒、59 人死亡。3.靶器官不同毒物有不同的靶器官,如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度中毒表现兴奋或酒醉态、欣快感、步态蹒跚;而重度中毒时表现谵妄、昏迷、抽搐。也有些毒物可作用于若干靶器官,如急性铅中毒除表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昏迷等中毒性脑病征象外,也可出现铅绞痛、贫血等多系统损害。因此不同毒物所致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不一,但常以某一系统或器官的病变较为突出。人体是一整体。毒物对某一系统的作用,必定会引起全身反应,因此临床上必须用整体观来分析中毒全过程,才能了解毒物对人体的总的损害。二、常见毒物来源 1.生产性中毒在生产活动中由于设备的跑、冒、滴、漏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生产工人在短时间内接触较高浓度的毒物,可引起急性中毒。近年来国内报告建筑施工场地使用防水涂料因配方中含大量苯而导致工人急性苯中毒的事故多起,现场测定苯的浓度超过国家最高允许浓度达数百倍。2.生活环境受毒物的污染氯气、氨气等有害气体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由于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导致大量泄漏,造成多起群发性中毒事故。如 1991 年某日深夜,由于某公司的运输农药原料一甲胺的罐车路经江西上饶某镇时,车上贮罐阀门被树枝撞坏,罐存的 2.4 吨一甲胺在短时间内大量喷出,导致周围居民 300 余人中毒,其中 39 人死亡。3.食品被毒物污染这是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碳酸钡作为发酵粉、磷酸三邻甲苯酯作为一般机油用于磨面机,从而导致多起群发性中毒事件。三、影响急性中毒的因素当接触某一化学物质时,发生急性中毒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除取决毒物的毒性、浓度(或剂量)高低及接触时间的长短外,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侵入途径静脉注射吸收最快,其次为呼吸道、消化道。而皮肤吸收相对较慢。不同途径吸收的总量及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严重程度也不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中毒的特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