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陈 情 表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和文言文句式。 2. 理解李密对祖母至孝的真情,理解文章曲折表达情感的方法。 3. 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掌握并能准确运用这些成语。 资料卡片 1. 人物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东)人。西晋文学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2. 人物生平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蜀国朱提(地名)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父死母嫁,他在祖母刘氏抚养下长大成人。李密以孝敬祖母闻名。《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晋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官名),李密因此写了《陈情表》请辞。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 64 岁。 3. 文章评价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知识梳理1. 重点字、词注音。险衅(xìn) 夙遭闵凶(sù)(mǐn)愍臣孤弱(mǐn)终鲜兄弟(xiǎn)祚薄(zuò)期功强近(jī)(qiǎng)床蓐(rù) 茕茕独立(qióng)猥以微贱(wěi)陨首(yǔn)逋慢(bū)日笃(dǔ)矜育(jīn)宦达(huàn)拔擢(zhuó)优渥(wò)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1(1) 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下面一例通假字,有的资料上列举,但课本未作为通假字注释,仅供参考)(2) 零丁孤苦(零丁,同“伶仃”,孤独)3.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作解释。(1) 九岁不行(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不能做某事)(2) 至于成立(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有根据,站得住)(3) 茕茕独立(独立,古义:孤单,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