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8 小狗包弟问题导学1.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2.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基调?3.文章风格质朴自然,读来感人至深。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这一特点。(1)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2)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3)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主探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巴金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竟然率先站出来反省、忏悔!巴金的忏悔对于今天的人们有意义吗?思维激活:从本文的社会价值角度分析,要通过本文的认识价值来提醒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文法导析1.以小事件反映大主题“文革”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可写的事很多,作者通过写自己和一条小狗的故事来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故事虽小,意义却深广。以小见大的手法让人看到“文革”的风云之一角。借小狗的故事,一则可以反映“文革”现实,二则可以显见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在动乱年代,当人情殆尽,亲友叛离的时候,一只狗的出现,温暖了人心,也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革”中弱小、善良的生命被侵害的残酷现实;也能看到人性被摧毁,人格被扭曲的现实。通过小狗的经历,我们看到作者为保全自己一家人,而送走包弟的自私,也看到作者迫于形势明哲保身的无奈和软弱,更看到作者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真诚剖析自己,勇于自责的一面。2.巧用过渡,故事进展自然顺畅作品记叙的是小狗包弟在“文革”中遭难的经历,故事进展自然顺畅,不见刻意的技巧,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于平淡中见功夫。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第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3.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