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琵琶行并序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琵琶行并序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1/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琵琶行并序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4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琵琶行并序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3/4
10 琵琶行并序1.能够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诗人深沉的感情。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把握诗歌意境。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能运用这一技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文学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曾倡导并掀起新乐府运动。现存诗近 3 000 首,主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等。2.探寻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大官僚及皇帝,43 岁时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由于他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最终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后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并序》就写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慨叹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1.识字注音(1)重点字湓浦口(pén) 钿头云篦(diàn bì) 嘲哳(zhāo zhā)迁谪(zhé) 虾蟆陵(há ma) 霓裳(chánɡ)铮铮(zhēnɡ) 悯默(mǐn)(2)多音字贾 悄 咽2.字形辨认 3.一词多义(1)为(2)言(3)命(4)泣(5)暂4.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爆发出,突然冲出。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超出一般的显露出来。(3)整顿衣裳起敛容1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前。(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① 因为② 长句(6)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首领的称呼。(7)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面貌,面容。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5.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琵琶行并序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