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让生活快乐起来《论语》迄今为止我没有很好的读过,之前我对《论语》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上学到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解的只是凤毛麟角,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听于丹教授深化浅出、声情并茂的讲座,我学到了许多《论语》中的新语句,通过拜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我对《论语》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虽不是大彻大悟,却也触动了心灵。【书中片段一】: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我们无力转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转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圆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圆满。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知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一种圆满,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圆满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假如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我的感悟】:我觉得我们在面对人生的圆满时,不应当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地问天问地,怨天忧人,殊不知这样只能加重内心的苦痛而已,其实只有在最短时间内让自己接受现实,摆脱过去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由此可见,我们应当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当用的地方,怀着乐观和乐观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欢乐的人,让自己欢乐的心也让别人欢乐起来。《论语心得》中有一则关于一个日本茶师的故事,是讲茶师以一种从容、笃定的气概战胜了一个武艺高强的浪人。这个小故事告知我们,心灵的力气是无穷的,面对简单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这时只要你能走出阴影,保持一颗从容冷静的心,你就可以变得顽强,就可以表现出英勇,所以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嚣张的日本浪人。【书中片段二】:宋人的笔记中记载过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佛印是个高僧,两人常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狡猾,老被苏轼欺侮。苏轼有时候占了廉价很兴奋,回家就喜爱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象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象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好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这个故事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暖和,有些人却成天指责埋怨?他们的生活真的相差那么远吗?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则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缘于心态不同。第6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的感悟】:这里引用了大才子苏轼与高僧佛印交往的故事。以前曾经读过这个故事,这次在这里再读,不禁联想到训练界流行的赏识训练。赏识训练即提倡老师用激励、夸奖的方法来训练我们的同学。可是结果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奏效,于是大家开头怀疑赏识的力气。我想这并不是赏识的错,而在于我们表达这种赏识时的心中所想。当你嘴上说:“你是最棒的!”心里却认定这个同学将来没什么大出息,这种赏识便没有任何力气。这不是我们的同学有了多大的不同,也不是我们的训练方法有什么不妥,而是我们心中的那份悲观的情结阻碍了我们发觉同学身上的可爱之处,使赏识失去了力气!“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当我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