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的修缮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进展及各种先进设计理念的产生,钢筋混凝土已成为现代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各种不规则、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开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由于建筑物属于整体空间体系,所以即使初始阶段的缺陷是局部的,假如不及时加以修整而使其得以积累和扩展,则可能对结构的整体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形成重大安全隐患。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问题给出相应的修缮方法,并对影响修整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缺陷的表现形式及修整方法 若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个阶段进行宏观划分,则其一种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拆模后,表面常常显露的如麻面、蜂窝、露筋、掉角、孔洞等施工缺陷;另一种为长期使用或常常经受动荷载作用的混凝土构件(如混凝土桥面板)表面严重损伤而造成的使用缺陷。虽然具体针对的每一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危害、修整方法都有所差别。但是大体上讲对于施工缺陷一般都经过基层清理、湿润、浇注叠合层、养护等基本过程。其中叠合层即新浇注部分,按缺陷的严重程度可以分别使用 1:2.5 的水泥砂浆或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对于大面积蜂窝和孔洞这种严重缺陷清理时应作成喇叭口,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 0.5 以内,并掺水泥量1/10000 的铝粉。对于使用缺陷情况下老化破损的混凝土部分,最好采纳高压喷水的办法清除掉。这种方法除了具有高效的优点之外,它还具有很多其他优点:它不仅可以留下一个粗糙而洁净的表面,而且不会在余下的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不会对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造成破坏,并可以除去钢筋表面的锈渍;可以去掉破损松动的混凝土部分,而仅留处于良好状态的混凝土。高压水流清除掉破损的混凝土后,应及时冲洗掉表面上残留的水泥浆、砂粒等,避开它们粘结在混凝土表面。在浇筑叠合层混凝土之前,基层表面应再次清洁,并预湿 48 小时。等到浇筑新混凝土时,基层混凝土表面要保证适当干燥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要边浇筑边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浇筑完毕以后进行混凝土的洒水养护。在养护初期不要产生剧烈的振动,以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进展。 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修整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属二次组合结构,受力时,尤其是当结构临近破坏时,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剪等复杂应力,特别是受弯或偏压构件,结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