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桥中学特色教育之茶文化的精神理念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基本精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即主张天人的调谐和有机统一;二是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即不偏不倚, 用宽容、和谐的心态待人处事;三是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即强调丰富生活,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中华茶文化是一个雅俗并存、纷繁多样的复杂体系。其基本精神则是指在这个体系中能够反映体系文化基本特征,有利于中华茶文化传承与进展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和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认识或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同学们把握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发挥中国茶文化的人文教育作用以及推动中华茶文化的持续健康进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 “天人合一”理念起源于远古伏羲氏画八卦时期, 产生于春秋时期,形成于战国时期。《易传·说卦》中“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仕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与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章。”指出人与天的结构相同, 具有同样的道德品质与境界。《淮南子·精神训》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的说法,既是古人对天人同构现象的形象描绘,也是对 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解释。“天人合一”理念中的“天”是指自然而言。《庄子·天道》注:“天者,自然也。”《列子·仲尼》说:“乐天知命”。张湛注:“天者, 自然之分。”由此可见,这里的“天”是针对大自然讲的。中国古代把自然与人的关系称作天人关系,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人合一、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理念。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论述颇多,而《周易》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其中“与天地合其德”即是强调人与自然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引导和制约了我国的政治.同时在各个社会的人们生活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茶文化领域, “天人合一”的理念更是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意蕴。由于有了这种理念的指导,中国茶文化显得多姿多彩,韵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