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22题专练高考第22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等。从考查形式看,除了热点文字材料外,漫画题、引文诗词典故题形式考查频率较高。1.鸡蛋是市民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近年来,林下散养绿壳鸡蛋成为新宠,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鸡蛋。很多消费者认为绿壳鸡蛋营养价值高,有保健功效,贵点无所谓。但营养学专家指出,蛋壳颜色与鸡的种类有关,与饲养环境和营养价值并无关系。下列评述合理的是()①绿壳鸡蛋的颜色根源于鸡的内在遗传因素,不由外部环境决定②鸡蛋营养价值与蛋壳颜色无本质联系,人们不能臆造客观联系③消费者对绿壳鸡蛋营养价值的真理性认识是其价值实现的前提④消费者关于绿壳鸡蛋的观念佐证了经验层面的认识是不可靠的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③错误,消费者对绿壳鸡蛋营养价值的认识是错误的;④错误,经验层面的认识是否可靠取决于其是否正确。2.漫画《不斗了》(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A.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分析和把握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C.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光明前景也要勇敢面对挫折D.重视关键部分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B解析在漫画中,两条鱼为争鱼食而斗,最后致使鱼缸破裂,这样做是因为没看到鱼缸是它们生存的条件,故选B。A、C、D都不符合题意。3.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因此,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而应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该论述表明()①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在环境问题上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把握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保护环境需要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参与感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美丽中国的成败取决于群众的意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错误;群众的意志是主观的,不能决定建设美丽中国的成败,④错误。4.“补短板”频繁现于媒体:推进供给侧改革,“补短板”能力持续提升;专业精英“补短板”,打造金融升级版;民生水利“补短板”,山区治河获点赞……“补短板”强调的是()①从全局着眼,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减少曲折性,推动社会协调发展③注重有序性,促进系统结构优化④抓关键部分,实现整体统筹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5.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在新时期起到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新区选址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经过了反复深入论证。新区发展着重依靠内涵发展和创新引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起步期、中期、远期稳步推进。雄安新区设立、选址、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①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功能②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的飞跃③解决问题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④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属于辩证唯物论,不符合要求;新区发展着重依靠内涵发展和创新引领,体现了抓主要矛盾,③排除。6.“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林海雪原,在敌强我弱力量对比非常悬殊的条件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浴血奋战十四年,为全面抗战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诗句与东北抗联精神相一致的是()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②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④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东北抗联精神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①只体现了曲折性。④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7.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经过3年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