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美国文学读后感美国文学读后感《向美国学训练》读后感文/孙玮《向美国学训练》这本书,万玮老师将我带进的是熟识而生疏的美国训练。说熟识是因为美国的"模范老师'当然他们称呼为年度老师或者国家英雄,在最近几年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罗恩克拉克老师的《优秀是教出来的》,以及由李茂老师翻译的《每个孩子都爱学》,从老师层面介绍了美国英雄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尤其是艾斯奎斯连续几次来中国与一线老师面对面沟通,道出了很多真实的训练境况。说生疏是指对于美国训练中的详细问题,只能隔靴搔痒,浅尝辄止,没法有更系统深化的了解。万玮老师的这次美国之行中所做的记录和思索无疑对关心我感受美国训练文化的独特魅力,辨析中美训练的差异,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伊始就对万玮老师生活化的文笔打动,摒弃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用亲身经受来叙述,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在文字中可以感觉到万老师置身其中的那种在场感,不仅仅是观看者,更是参加者,美国训练文化中的点滴被万老师捕获到,提炼出来,蕴含在叙述中一个讲故事的人,训练的哲理朴实,而芳香。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用生活化的叙述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要会讲故事,讲自己的训练故事,也讲自己听到或者感受到的训练道理。可以明显感觉到较之《班主任兵法》中的诙谐幽默、斗智斗勇,《向美国学训练》中的心境更沉潜稳重,颇具诗意行走和思索的意蕴。在记录中万玮老师大量采纳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思索。用他的话说:"对比不是目的,对比只是一种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比让我们感觉到宇宙的宽阔,感知到自己的位置,让我们思索,我们应当去何方。'在熟悉了阿米什人之后,他想到了云南贵州我们少数民族的青年的状况,感叹文化需要坚守。阿米什人总数也许25万左右,主要生活在美国宾州境内和加拿大,被包围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丛林中,竟然以一种100多年以前的原始生活方式生活。假如孩子外出上学接受了现代化的东西,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他就要与种族隔绝,目的只是为了保持他们这个种族的纯净本性不被现代社会污染。而现在我们的一些少数民族,正在面临着被文化科技的转变,最原始的民族风貌开头发生变化。这是文化的一种消亡。在提倡开放自主的社会中,还可以允许要阿米什人族群的存在,意味着文化要回归对人本身的敬重。对比的方式,可以关心我们更清楚地来推断训练中的价值取向。在书中,美国人对中国训练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知道美国的数学训练是相对很简单的,中国的任何一位老师假如语言过关,(.9xwang.com)都可以到美国做学校数学老师。美国的格雷格老师一语道破:理科的东西答案通常很明确,因此受到大力鼓舞;文科方面,因为涉及许多思想方面的东西,假如一个社会不够开放的话,必定要加以掌握。这的确是一个关于文理科的有意思的课题,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在喊: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或许是为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需要有大批的建设者,需要有数理化方面的人才。而文科过于倾向于思想的自由化,关注人文,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对于整个社会的架构和进展都会有有所洞察。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在训练的今日,我们所要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数理化,还有孩子作为人的进展元素。中国有句话:先做人再做事。我们训练要让孩子成人,成站起来的人,真正的人,而不能培育一批数理化的"精英利己主义者'。万玮老师在书中对中美训练及文化的差异,以及从高中到高校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都有较为详实的记录,这些思索涉及训练的各个方面,甚至有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作为一个训练思想者,万老师的行走始终坚决有力,他在美国的日子里所记录的令人感佩,而其中洋溢着的学者风范更是让我肃然起敬。走一路,学一路,思一路,行一路。对比中美训练,从中吸取乐观的价值取向,借鉴一些详细的行为措施,创新一些因地制宜地做法,让自己在相对开阔的训练视野中来品鉴践行我们的训练。感谢万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