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混合物》评课稿范文 《分离混合物》是教科版三年级(下)《混合》单元第三课时,同学们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训练同学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发现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既有胜利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谈一谈我在本课教学时比较胜利的地方。 一、充沛准备活动资料。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分离混合物的活动:分离小米绿豆、黄豆、蚕豆;分离粳米、面粉;分离木屑、铁钉的混合物。其中后两个活动要求同学们能自身想方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同学们想出的方法能充沛得以实施,我绞尽脑汁,在让同学动脑想方法之前自身先进行考虑,估量出同学们能够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所想到的这些方法,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 筛子是这几个实验中需要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了使工具比较统一,我准备了一套小筛网,供分组实验时使用。在分离粳米和面粉的活动中,簸箕、盒子都是同学们会想到的分离工具,于是,我从家里拿来了几个饺子板,没有盒子就发动同学回家去寻找。在分离铁钉和木屑的活动中大局部同学会想到使用磁铁这个工具,于是,我为每组准备了一块磁铁,也许有些同学会想到用水来分离木屑和铁钉,我就为每组准备了一烧杯水,继而我又想,在水中怎样取出木屑或铁钉?于是我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镊子、一个小筛子。 由于活动资料准备得十分充沛,同学们想出的方法绝大多数都能够得以实施,从而为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方便。 二、教学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三个分离活动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第一个活动通过让同学参加两次竞赛(用手择豆子和用小筛网筛豆子)使他们体验到了使用工具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小筛网的用法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合理使用工具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第二个活动是分离粳米和面粉,在第一个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使用工具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这个活动能够运用哪几种方法,需要运用哪些工具然后,全班同学进行沟通,集思广议,从中找到几个合理的分离方法。由于用簸箕和纸盒分离有些同学很少接触,因此在小组活动前先让会使用这两种工具的同学进行示范通过小组讨论,全班研讨,同学示工具的重要性。第三个活动分离木屑和铁钉,让各组同学进行方法的研讨,资料的选择以和实验的操作,由于前两个活动为此活动已经奠定了基础,同学们在活动中不只热情高,思维活跃,做起事情来还井井有条,在汇报时,各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