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彩的韵味》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难点 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教学准备 范画,国画工具材料、宣纸纸等等。 教学方法 示范法、引导等。 板书设计 墨与彩的韵味 墨的技法:浓破淡 淡破浓 色破墨 墨破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老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老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宝。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进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老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奇妙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老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老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老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老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