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说课稿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一册中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二课。根据大纲的安排,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会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正确的用眼常识,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思维特点介于感知和具体形象之间。 根据以上分析,我是这样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 1、体会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了解正确的用眼常识,知道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害,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正确的用眼常识和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害教学难点是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怎样让学生轻轻松松获得知识,在欢乐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感知体验,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实行感知体验为主,设计大量学生体验活动,不断让学生感受眼睛的重要性,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从而唤起学生对眼睛的重视,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理解老师讲授的学习内容。我还结合愉快、对比等多种教学方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乐教于学。同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说话和思维能力,培育他们的制造性思维。 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 1、师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 生猜谜底(眼睛) 2、老师: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眼睛的作用。 3、体验活动 ①找一名学生上台蒙着眼睛画一张笑脸,说说画时的感受。 ②另找一名学生在蒙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说说走时的感受。(师辅助) ③全体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姓名,要求写得端正、法律规范。再闭上眼睛写一次,对比两次的不同,体验没有眼睛的不方便,全班举手沟通一下自己的感受。 [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课的开头我设计了“猜谜语”这个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猜想,这样一来,就像磁铁似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使他们对这堂课充满了好奇心。接着我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真正感知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没有了眼睛做什么事都不方便。] 活动二 1、师:同学们刚才已经体会到没有眼睛的不方便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