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 3 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掌握幽默、马鬃、磨蹭、凄惨、翻来覆去、挎等几个生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结合文章内容的研读方法,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3.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真情,理解人生苦难的经历并重视铺垫人生进展的基础。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今日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 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 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呢?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课文 ①默读课文,请一学生快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课文写了哪些事呢? (人物有:“我”、父亲、乔元贞、“弄不成”等。父亲和我送书给乔元贞,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念书,我带狗去上学以及交待乔元贞和二黄毛的命运。其中我和父亲之间的故事是文章的主体。) ③围绕“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的思考问题。 (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它的经历可不一般,它见证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艰苦岁月,还凝聚了父子之间、少年朋友之间以及乡邻之间浓浓的情谊。所以说难忘的并不是书本身,而是跟这本书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3.研读课文,深化探究。 ①研读第一段中的:“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布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先介绍布劳恩作品,然后让学生欣赏布劳恩系列漫画《父与子》。漫画中一个慈父、一个稚子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爱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请学生朗读 2-10 段(父子之间的故事描述),围绕着书写了哪些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学生合作讨论,概括出文中的故事情节,并从“文眼”入手层层深化的探究课文。 (A.事情可概括为:查书——分书——补书送书——转学。) (B.父亲和“我”都善良、富有同情心并且非常重情重义,父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彼此尊重关爱,这些多像漫画中的那对父子。至于很难笑起来是因为那一段岁月多么艰苦啊,一本课本要撕成两半,两个聪慧好学的小朋友一学期只对着半本书读,一个学期后,聪慧的乔元贞因贫困而退学。) ②你喜爱文中的父亲吗?思考一下他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文中的父亲没有摆出父亲的威严,也没有说冠冕堂皇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