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说课稿范文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 10 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赞扬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这篇文章和本单元的其他两篇文章《在大海中永生》,《艾滋病小斗士》共同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欢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 “‘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 教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纳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文章的难点部分采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老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 “‘给’,永远比‘拿’愉快”理解。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讲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什么事情。这些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引导学生用一个字“爱”来概括文章的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 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指名读 2、3 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高尔基的儿子深深地爱着高尔基。 重点抓住“探望”、“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语体会子爱父。这里设计一个采访活动,学生扮演高尔基的儿子,老师提问:你千里迢迢地来到意大利探望父亲,为什么不和父亲说说话却一直忙着种花呢?是不是觉得种花好玩?(让学生走进儿子内心,体会种花的用意,感受儿子这种用行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