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信息的加工与获取单元一 信息的加工〖单元概述〗原始信息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中发挥作用。所以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应用需求对其进行转换、分类、分析、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过程。〖课程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学习目标〗1.通过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了解信息加工的初步打算,知道如何使信息加工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2.通过对文字的处理,使学生掌握文本的录入、字符的转换及语言的翻译等各种方法进行文字的加工。3.通过数据的加工,使学生知道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数据的表现形式更直观、形象地传达数据的信息。4.通过图的扫描,了解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掌握获取图像的基本方法。5.通过组织图的制作和图像的效果处理,使学生了解如何将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增强表达效果。6.通过录制声音,了解声音的数字化原理,掌握录制声音的基本方法。7.通过截取视频文件,使学生掌握从 VCD 中获得 AVI 格式和 MPEG 格式的多媒体文件。〖教学过程〗1.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1 课时)建议利用 1 个课时,讲清楚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完成教材中规定的一个活动。2.文字、数据、图的加工(1 课时)课堂上介绍相关的处理方法,课后将教材中的活动布置给学生。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活动内容,没有条件的学生课后要对活动内容进行思考,设计出活动步骤,准备在下节课中完成活动。3.完成教材中规定的活动(1 课时)不要求学生能完成全部的活动内容,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任务。对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再布置给他们一些拓展型的任务,如指导其他能力较弱的同学。4.其他信息的加工(1 课时)内容虽然不多,但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建议在课堂上,就将任务布置给学生,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若时间允许,则在下课前就将录音的活动完成。5.进行视频截取的活动,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1 课时)小结是关键,通过小结可加强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理解,时间无须太长,利用下课前的7、8 分钟足以。〖所需课时〗5 课时〖课前准备〗在本章节的学习前,学生应了解以下工具和软件的基本应用:扫描仪;Microsoft Office Word;Microsoft Office Excel;Microfoft PowerPoint;Adobe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