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云南省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云南省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1页
1/18
云南省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2页
2/18
云南省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3页
3/18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解读考点一: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⑴ 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的必然性 国情发展: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 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不足: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 、 的小康。国策应对: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⑵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 ① 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②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③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④ 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⑤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考点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有所增加)⑴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 0 二 0 年比二 000 年翻两番。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③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⑤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⑦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⑵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①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②社会就业更加充分。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⑥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⑶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②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③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考点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1.重要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云南省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