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 核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及核反应的概念和规律.2.理解核能的概念,知道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3.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解质量与能量的关系.二、能力目标会根据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三、德育目标认识开发和利用核能对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核能的概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教学难点质量亏损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的理解.●教学方法本节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课堂练习.先从原子核的天然衰变引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进而引入核反应的概念,总结出核反应遵从的规律;从核反应中的 γ 辐射引入核能的概念,再从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引出爱因斯坦质能关系,最后说明在核反应中释放能量与质量亏损密切相关,给出公式 ΔE=mc2 再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加以巩固.●教学用具无特殊教具●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放射性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原子核的天然衰变.[教师提问]那能否利用人工方法使原子核发生变化呢?[学生思考]…本节课就来研究原子核人工转变所产生的核反应以及所引起的能量变化——核能.二、新课教学(一)核反应[教师提问]如果要人工转变原子核,那用什么办法呢?[学生猜想]用类似于炮弹的东西去轰击它,看能否把它敲开.[教师点拨]原子核那么小,用什么作“炮弹”呢?[学生回答]只能用天然放射线中的微观粒子.[教师点拨]那 α、β、γ 粒子都可以作“炮弹”吗?[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尽管 β、γ 粒子的速度很大,但它们的质量很小,能量也较小,它们与原子核作用时一般不能引起原子核的转变,而 α 粒子由于质量和能量较大,它与原子核作用时很容易使原子核发生转变,因此通常用 α 粒子作为“炮弹”轰击原子核就可以使原子核实现人工转变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核反应.1.定义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用心 爱心 专心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1)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1919 年)147N+42He→178O+11H(质子)(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1932 年)94Be+42He→126C+10n(中子)[教师点拨]在上面两个核反应中,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核电荷数及质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核电荷数及质量数总和不变,即守恒.3.核反应遵循的规律: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教师点拨]在核反应中虽然质量数守恒,但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总质量并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