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讨论透镜》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讨论透镜》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对光源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带领学生讨论凹透镜与凸透镜的特点,并激发学生讨论更多的有关透镜问题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学生原有的理论储备知识要在这节课中得到升华,转化到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与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 2、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体时会改变行进的方向。 知道凹透镜和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知道凹透镜和凸透镜的镜片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展会给人类和社会进展带来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不同特点。 教学用具:透镜一组、光具盘、水、玻璃、光具座、光屏、光源、近视镜、多媒体投影仪、课件、文字图片等。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2、演示法 3、多媒体辅助法 4、课堂辅导法 学法 1、自主探究学习 2、实验 3、观察 4、讨论和归纳法。 5、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沟通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1、创设情境 引人入胜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我事前准备好的金鱼,这样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我将金鱼放入到另一个鱼缸里,鱼变小了,这样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考虑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畅谈想法:跟鱼缸的形状和材料有关。接着我出示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折射及折射演示图。 2、主体参加 动手实践 在科学课上“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这部分内容里主要是带领学生探究凹凸透镜的不同特点。学生通过观看照相机、眼镜、投影机、望远镜、幻灯机的图片设问:这些物品都有共同的光学部件是什么?引导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