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3.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中曲折前进导学案人民版必修 2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50 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它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 三中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是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问题。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成。从中共八大召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二十多年,前面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后面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我们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其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辉煌成就,又有曲折徘徊,甚至是沉痛的教训。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由此开始,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形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阅读专题导语(P45)部分,思考回答:1、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重要举措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课标要求】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本节重点、难点】重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