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 物理教师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学好某一门课程,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幼教小学阶段如此,初中阶段也是如此,高中阶段还是如此!一个人,去干某一件事情,可他对这件事又恰恰没有丝毫兴趣,他会把这件事干得很出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中物理难学,因为他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科中相对较难的一门学科嘛!但在教学中如果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它学好也会变得轻松起来。那么,教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物理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容易将学生引入所学的物理情境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到“动量”一节时,就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鸡蛋掉在水泥地面上很容易就摔碎了,而掉在水里面就不容易摔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很自然很轻松地去接一个迎面飞来的篮球、乒乓球,而不敢去接一个迎面飞来的铅球,这又是为什么呢用心 爱心 专心再如:讲到“变阻器”时,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调节单放机上的某个旋钮时,其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呢?这些现象,学生并不感到陌生,但要把它解释清楚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通过这样的设问,一下就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景中来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合理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还能收到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良好契机,充分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学习“惯性”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墨水瓶压在讲台边缘的一张纸条上,然后问学生:有谁能把下面的纸条拿出来而又不接触或碰到墨水瓶呢?做法很简单,就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迅速地向外一抽就行了。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不仅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又如:在“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中,借助小小粉笔头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颗粉笔头置于水平的讲台边缘上,水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