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囚绿记》教学设计 免费《囚绿记》教学设计 1[目标定向]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理清本文的构思,体会其结构精致、变化多姿的特点。 3、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4、品味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难点: 品味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学习方法] 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在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化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自主预学]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字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31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1942 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日本宪兵扣留,惨遭杀害,时年 34 岁。1983 年,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 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漂亮耀眼的火花。陆蠡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 3 本散文集。《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文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抵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38 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难当头,民生之艰,个人之困,使这个有理想的青年倍感焦灼而痛苦,使他发出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 (二)字词梳理 1、读准字音 陆蠡()涸辙()猗郁()蕈菌()揠苗助长() 瞥见()嫩芽()婆娑()囚系()急不暇择() 纤细()了截()移徙()淅沥()()葱茏()() 2、辨析字形 暇()揠()缘() 遐()偃()椽() 瑕()堰()喙() 3、理解词义 涸辙的鱼: 急不暇择: 揠苗助长: 了截: 抑郁: 囚系: 4、自己的积累(文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字词,请自己积累下来。) [课文导读]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