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质灾害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4.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重点、难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学习指导即时感悟学生用 10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对于疑惑点用红颜色的笔勾画出来。自主学习:1、 掌握地震及其相关概念(结合教材第 20 页图 2-1-2)2、地震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3、简述构造地震的形成4、两种地震波及其影响。5、掌握泥石流、滑坡的概念6、泥石流和滑坡的危害有哪些?7、控制滑坡和泥石流发的基本因素。8、典型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过程9 、比较滑坡、泥石流的异同10、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合作探究: 探究一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 A 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月份,图中 B 地区盛行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 年 8 月 7 日 23~24 时的 1 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 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 3794m,最低 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 5500 余间。 材料二 自 1823 年至 2009 年的 186 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 1 1 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材料三 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 14)课前学生用20 分钟独立完成合作探究。(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的地形特征。(2)分析说明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原因。(3)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当堂达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