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教学重点: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三种射线的性质,会书写核反应方程式,知道半衰期教学难点:有关半衰期的计算教育过程:一、引入课题 提问:人们通过什么现象或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二、天然放射现象 1、有关天然放射现象的物理学史 2、三种射线的性质: 射线是由氦核构成,速度可达光速的 10 分之一,穿透能力很弱,电离作用很强;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速度可达 0.9 倍光速,穿透能力较强,电离作用较弱; 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很弱. 3、学生阅读后完成下表 成分速度穿透能力电离能力射线 射线 射线 三、衰变 1、衰变 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1)书写要求: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2)练习 例题 1: N + C + Ar + He Ca + 例题 2: U 衰变成 Pb 的过程中 A、经过 8 次 衰变,6 次 衰变 B、中子数减少 22 个 C、质子数减少 16 个 D、有 6 个中子失去电子转化为质子 答案:ABD 提示:在判断衰变次数时,应先判断 衰变次数,再判断 衰变次数四、半衰期 1、半衰期的定义 2、半衰期是一个宏观统计量,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无关用心 爱心 专心 3、半衰期的计算 例题 3:已知钍 234 的半衰期是 24 天,1g 钍 234 经过 120 天后还剩下多少? 解答:1/32 g 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补充有关用半衰期测量古木、矿石年龄的题目五、完成课后作业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