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读书笔记 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以后才产生的,是最适宜于有用的文学形式。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爱 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 由于文字的记录必须有书写工具,如帛泉纸笔之类。所以散文的进展虽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却非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不可。散文进展的最初阶段是很困难的。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上不得不力求简短,以致影响了散文的进展。后来手工业逐渐进步,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日益便利,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长篇大论的散文和有组织有系统的散文著作。 六十年前(1898-1899),河南安阳县的小屯发现大量的龟甲和兽骨的破片,上面多刻有古代文字。经过讨论后,知道这是三千多年前殷代王室占卜的记录,所以我们称它为甲骨卜辞。甲骨卜辞的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到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等,对讨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由于文字的难识和甲骨的破裂与散乱,其中很多记录不能了解,但也有不少比较完整可读的句子。例如: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 这可以看作一种十分幼稚的散文。 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 现存《易经》中的卦、爻辞是一种专为卜筮之用的繇辞。其性质同过去的神签相类似,大概是巫卜之流所编造的为宗教这信服务的书。卦、爻辞的时代不能确定,它们吸收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似乎经过一段长期的进展过程才完成的。其中不止一次提到帝乙归妹和高宗伐鬼方的事,显然是殷商的历史;而《旅》卦上九又有丧牛于易之文(《大壮》卦六五则谓丧羊于易),也隐约看到殷代先世的史影,这可能就是殷的先公王亥为有易所杀,夺其仆(服)牛这一史实的反映。至于卦、爻辞中所谈到的各种各样的刑罚异常残酷,甚至还有杀人祭祀的迹象,更与殷商对待奴隶的情况相符合。当然也有不少卦、爻辞的内容反映了时代较晚的思想意识,如《蛊》的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等。 有些卦、爻辞,尤其是爻辞,在叙述吉凶的事象时,不但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背景,而且语言颇为形象生动,又多用韵。例如: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屯》六二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屯》上六 原始社会遗留的野蛮抢婚习惯,《易经》的爻辞中也是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奴隶主携带武器,骑着壮大的花马抢掠妇女,迫使成婚,明明是强盗行为,却偏偏说不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