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中学 2008 届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反函数教案课 题:反函数 教学目标:理解反函数的意义,会求一些函数的反函数;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利用与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反函数的求法,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反函数存在的条件:从定义域到值域上的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2.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原函数的值域、定义域,若与互为反函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3.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它们的图象关于对称.(二)主要方法:1.求反函数的一般方法:(1)由解出,(2)将中的互换位置,得,(3)求的值域得的定义域.2.若函数与互为反函数,且在的图像上,则在图像上。3.若函数与互为反函数,且,则.(三)例题分析:例 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2);(3).例 2.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求的值. 例 3.若既在的图象上,又在它反函数图象上,求的值.1例 4.设函数,又函数与的图象关于对称,求的值.例 5..已知,是上的奇函数.(1)求的值,(2)求的反函数,(3)对任意的解不等式.(四)高考回顾:考题 1(2006 安徽文)函数的反函数是( )A. B. C. D.考题 2(2006 北京文)已知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 a 的值等于 .考题 3(2006 辽宁文)与方程的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的方程为( )A. B.C. D.考题 4(2006 陕西理)设函数 f(x)=loga(x+b)(a>0,a≠1)的图象过点(2,1),其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8),则 a+b 等于( )A.6 B.5 C.4 D.3考题 5(2006 福建文)函数的反函数是( )(A) (B)(C) (D)考题 6(2005 全国卷Ⅱ) 函数 反函数是( )2(A) (B)= - (C)= (D)=-考题 7(2005 山东卷)函数的反函数图像大致是( )(A) (B) (C) (D)考题 8(2005 天津卷)设是函数的反函数,则使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考题 9 (2005 湖南卷)设函数 f(x)的图象关于点(1,2)对称,且存在反函数,f (4)=0,则= .考题 10 (2004 年北京卷.文)函数 f xxax( ) 22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a (, ]1 B. a [ ,)2 C. a [ , ]1 2 D. a (, ][ ,)12考题 11(2004 湖南)设是函数的反函数,若,则 f(a—b)的值为 (A) 1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