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曲线的方程【新知导读】1.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 ( x , y )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 M 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 P 的点 M 的集合 P={ M | P ( 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 P(M),列出方程 f(x,y)=0;(4)化方程 f(x,y)=0 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2.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中,哪些可以省略?答:步骤(2)和(5)可以省略.因此,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可简化为:(1)建系设标;(2)列式表标;(3)化简求果.3.常见的建系方法有哪些?答:(1)以已知定点为原点;(2)以已知定直线为坐标轴(x 轴或 y 轴);(3)以已知线段所在直线为坐标轴(x 轴或 y 轴),以已知线段的中点为原点;(4)以已知互相垂直的两定直线为坐标轴;(5)让尽量多的已知点在坐标轴上.【范例点睛】例 1 在△ABC 中,已知顶点 A(1,1),B(3,6)且△ABC 的面积等于 3,求顶点 C 的轨迹方程.解:设顶点 C 的坐标为(x,y),作 CH⊥AB 于 H,则动点 C 属于集合 P={C||AB|·|CH|=3}, kAB=,∴直线 AB 的方程是 y-1= (x-1),即5x-2y-3=0.∴|CH|=, |AB|=,∴=3,化简,得|5x-2y-3|=6,即 5x-2y-9=0 或 5x-2y+3=0,这就是所求顶点 C 的轨迹方程.用心 爱心 专心点评:顶点 C 的轨迹方程,就是到定直线 AB 的距离等于的动点的轨迹方程.例 2 过点 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l1,l2,若 l1交 x 轴于 A 点,l2交 y 轴于 B 点,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解法一:设点 M 的坐标为(x,y), M 为线段 AB 的中点,∴A 的坐标为(2x,0),B 的坐标为(0,2y), l1⊥l2,且 l1、l2过点 P(2,4),∴PA⊥PB,kPA·kPB=-1.而 kPA=,(x≠1),kPB=,∴=-1(x≠1).整理,得 x+2y-5=0(x≠1) 当 x=1 时,A、B 的坐标分别为(2,0)、(0,4).∴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是(1,2),它满足方程 x+2y-5=0,综上所述,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x+2y-5=0.解法二:设 M 的坐标为(x,y),则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x,0)、(0,2y),连接 PM, l1⊥l2,∴2|PM|=|AB|,而|PM|=,∴2,化简,得 x+2y-5=0,为所求轨迹方程.解法三: l1⊥l2,OA⊥OB,∴O、A、P、B 四点共圆,且该圆的圆心为 M.∴|MP|=|MO|∴点 M 的轨迹为线段 OP 的中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