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2009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教案酶一、教学内容及考试说明二、重要的结论性语句: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蛋白质。某些核酸也具有催化作用。2、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3、酶在生化反应中起的催化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化。三、重、难点知识归类、整理(一)酶的概念:1、来源:活细胞产生的。(死细胞不产生酶,凡是活细胞都一定能产生酶。)2、作用:催化作用。(酶是生物催化剂)3、本质:有机物(蛋白质或 RN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4、合成原料:氨基酸 或 核糖核苷酸(组成 RNA)5、作用部位:细胞内或细胞外(二)酶的特性:1、高效性: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1013倍。酶的高效性是细胞新陈代谢顺利进行的保证。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专一性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有序性。3、酶作用条件的温和性,活性受温度和 pH 值影响。(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酶的浓度:在有足够底物而又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的情况下,则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和 PH 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知识内容等级要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B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C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与底物结合,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3、温度:一般而言,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但酶是蛋白质,若温度过高会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因而酶促反应一般是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加快,直至某一温度活性达到最大,超过这一最适温度,由于酶的变性,反应速度会迅速降低。大多数酶,在 30-40℃范围内显示最高活性。低温不会使酶失去活性,但使酶活性降低;高温可导致酶失去活性。 4、pH 值:在极端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会变性而完全失去活性,大多数酶的最适 PH 值为4.5-8.0 范围内。 (1)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 pH 大多在 6.5—8 之间。唾液 pH 为 6.2—7.4,胃液的 pH为 0.9—1.5,小肠液的 pH 为 7.6。 (2)植物体内的酶最适 pH 大多在 4.5—6.5 之间。(四)、控制变量与对照实验1、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2、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的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4、对照实验:5、对照组与实验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