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蒋垛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 4(平衡图像)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4一、图象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 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 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因此,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 .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 3.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二、图象题的类型 (一)二维图: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 例 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5 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2 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 _ __、_ ________。 2.速率—时间图象 例 2.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 2 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例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 SO2+O22 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①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1象是( )。 ②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③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④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 )。 例 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人 0.3molA、0.1mol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的 c( 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 t1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 t1=15s,则用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 to- t1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nl•L-1•S 一 1 B. t4- 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 该容器的容积为 2L,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 t5- t6阶段,容器内 A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0.03mo1,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