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环境保护五篇(篇一) 今日我们迎来了第 50 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加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1969 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 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时年 25 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 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响应。1970 年 4 月22 日,美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数十万群众参加集会,呼吁制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1990 年 4 月 22 日,全球 140 多个国家、2 亿多人同时在世界各地进行环保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肯定此后,每年的 4 月 22 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现今,地球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20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 4 月 22 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今年的主题便是“珍爱漂亮地球,守护自然资源”。然而,地球的定语不一定是“漂亮”,目前,我们正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还记得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吗?纪录片中,柴静试图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她通过深度的调查和对问题的剖析,让我们对雾霾所带来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雾霾在今日,已经近乎常态,并且已经开始影响到大家的身体健康,想重新拥有一片洁净的蓝天一份清新的空气,已经成为大众普遍的心声。蓝天白云,这些曾经很简单就能拥有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中,已经成为奢侈品。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在不实行任何减排措施的情况下,将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国。面对进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面对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减少日常生活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适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理智而负责任的行为。 能源是经济进展的基础,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进展,能源消耗量也在大幅度提高。固然我国能源有着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优势,可是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依旧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我国针对能源实施了诸如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进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互利合作这样的一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