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教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四: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年级组别高一数学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 题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2)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理解辅助角公式,灵活应用所学公式及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证明与求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辅助角公式及公式特征.(2)熟练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进行证明与求值.过程与方法通过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知过程,不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倾听、接受别人意见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辅助角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所学公式及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证明与求值.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1.复习导入(1min)回顾一下前面所推导的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与正弦公式: :1法::: 在记忆公式的基础上,要能够对公式进行简单的应用,如正向与逆向应用,以及应用公式进行求值。2.学习目标展示(1min)(1)通过阅读对例题与练习的归纳总结,掌握辅助角公式推导过程及公式特征.(2)通过理解例题的解题过程,能够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简单的化简、求值.(3)灵活、综合应用公式进行证明.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辅助角公式例 1、求函数的最大值.解: 当,即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1.练习: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思考:的最值是什么?如何求?作直角三角形,是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长 3,4,如图所示,则 cos =,sin =,所以最大值是 1,最小值是-1.辅助角公式: 练习:教材 P112——5三、公式应用,点拨拓展(15mins)例 2、求证:分析:将等式中的角统一用 A+B 及 A 来表示,以消除角的差异.通过角的变换消除角的差异,这是三角变换的重要思路之一.243证:左边= =右边.所以等式成立.练习:教材 P111——2例 3、求的值.分析:将 10°表示为 30°-20°,从而将待求式的角统一用 20°来表示.解:原式= = ==练习:求的值.例 4、已知,,求的值.解:将已知条件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展开,得 从而得.思考:从例 4 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只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