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实词的意义、常用虚词的用法。2、学习课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见理的写法。3、理解 “尽志无悔”的思想追求和“深思慎取”的学习态度。【预习指导】结合注释自学,疏通文意,对质疑处做好标记或写在纸条上交到组长。 【背景介绍】 1、利用课本 P116“唐宋八大家小传”资料,走进作者:王安石 。2、背景补充:本文是王安石 34 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 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褒禅 ( ) 庐冢( ) 仆道( ) 音谬( ) 窈然( )归咎( )瑰怪( ) 深父( )二、自主学习。1、结合课文注释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及梳理结构思路。行文结构:2、研读课文,解释重点字词。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 )鱼其址,而卒( )葬之,以故其后名(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 ( )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于是( )余有叹( )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 )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 )之,亦不能至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