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内容(1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第一部分 宋词 声声慢 (宋)清照寻寻觅觅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⑵。乍暖还寒时候⑶,最难将息⑷。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⑸?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⑹,如今有谁堪摘⑺?守着窗儿⑻,独自怎生得黑⑼?梧桐更兼细雨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⑾,怎一个愁字了得⑿!【注 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⑵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⑶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⑷ 将息:旧时言,休养调理之意。⑸ 怎敌他:应付,抵挡。晚:一本作“晓”。⑹ 损:表示程度极高。⑺ 堪:可。⑻ 著:亦写作“着”。⑼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⑽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⑾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⑿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译 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难过,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一剪梅(宋)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2)。云中谁寄锦书来(3)?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 释】(1)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致的竹席已嫌清冷。(2)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3)锦书:对书信的一种美称。《晋书·窦滔妻氏传》云: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译 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