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活动方案:活动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的时间、内容、特点?1、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2、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活动二:“一五”计划(1953—1957 年)实施的时间、特点、成就、意义?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成就: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大型企业。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活动三:三大改造:(1953—1956 年底)时间、背景、方式、性质、影响?1、背景:4、影响: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造后期,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也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活动四: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1、背景: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⑵ 苏共二十大客观上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各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⑶1956 年 4 月,《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2、时间:1956 年。3、内容:⑴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先 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 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⑵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的正确探索。活动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年)的时间、原因、表现、影响、教训?之后如何调整的?1、原因:领导人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的指导思想。 2、影响: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极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1959—1961 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3、纠正错误:196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