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中学语文校本教材之学习指导系列: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与地理杜甫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不假。多多读书的确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更多的人类文化,掌握更多的间接经验,对于智力开发和思维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写文章的巨大作用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这话只道出了一半真理,就像这篇短文的标题,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行万里 路,同样可以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好重要的是,行万里路可以让我们了解时代 和社会实情,激发我们对于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热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更多 的直接经验。倘能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这里我主要想讲讲“行万里路”。让我们遍游天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 可以从地理课中了解各地的地质构造、气候特征、风土人情、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在信息极为灵通、人类社会已经成了一个地球村的今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现在完全可以做得到了。而地理知识是我们了解世界以及我们所处宇宙 空间的最为切近的一门课,我们不好好学习,不把它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行么?地理从来都与语文、文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古代的《山海经》既是一部地理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还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如此我们在课文里学到的课文,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姚鼐的《登泰山记》,《大自然的语言》和《神奇的激光》等等,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课文内容,不了解地理知识就无法理解清楚,或者说理解不够透彻,如“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王勃《腾王阁序》)这一句,不明白“翼、 轸”是“星宿”就不知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看看祖国的山水名胜,大多都有诗文、对联点缀其间,与景物共荣,为山川增胜;游历其间,既能游目骋怀,又可助兴添雅。目睹北国雪景,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伫立黄河岸边,我们又能自然联想到“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远上白云间”等诗句;恒山 巍巍,置身于悬空寺中,我们怎能不吟诵“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之句;长城如巨龙一般逶迤于北国崇山峻岭之间 ,不用踏上它,我们就能联想到与它相关的诗文:“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