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课程介绍与目标•导入新课:感受空气存在•知识讲解:了解空气性质和作用•实验操作: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现象•拓展延伸:了解大气污染与防治措施•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contents目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背景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对于幼儿来说,空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本课程,我们希望幼儿能够具体感知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目的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和实验,帮助幼儿认识空气,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教案背景及目的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运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并描述空气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具气球、塑料袋、吸管、水盆、蜡烛等。多媒体资源关于空气的科学视频或图片。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02导入新课:感受空气存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但可能从未真正注意过的东西——空气。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它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呢?引导语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该怎么证明空气的存在呢?问题提出引导语及问题提实验步骤首先,展示未充气的气球,让孩子们观察其状态;然后,使用气泵为气球充气,让孩子们观察气球的变化。实验准备一个未充气的气球,一个气泵。实验讲解气球从扁扁的状态变得圆鼓鼓的,就是因为空气进入了气球。虽然我们看不见空气,但可以通过观察气球的膨胀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观察实验:气球膨胀现象例子101风的存在。当树叶摇动、旗帜飘扬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而风实际上就是流动的空气。例子202呼吸的感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入空气,呼出废气。呼吸的感觉就是空气在肺部进出的感觉。例子303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而空气就是最好的声音传播介质。当我们说话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空气存在的最好证明。思考讨论:生活中其他证明空气存在的例子03知识讲解:了解空气性质和作用其他气体和杂质占空气的0.03%,包括水蒸气、尘埃等。二氧化碳占空气的0.03%,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也能引起温室效应。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等,占空气的0.94%,性质稳定,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氮气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占78%,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反应的气体。氧气占空气的21%,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支持燃烧。空气组成成分简介空气本身没有颜色,我们平时看到的天空颜色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微小颗粒对阳光的散射作用。无色空气本身没有气味,我们平时闻到的各种气味是由于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我们的嗅觉器官。无味空气对可见光是透明的,阳光可以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透明空气具有流动性,可以形成风,使大气层中的气体和微小颗粒得以混合和扩散。流动性空气性质讲解(无色、无味、透明等)空气作用阐述(呼吸、保护地球等)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的必需品,通过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吸作用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地球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方面,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另一方面,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可以吸收地球表面辐射出的红外线,使地球表面保持适宜的温度。此外,大气层中的空气还可以阻挡来自宇宙空间的小天体撞击地球。保护地球04实验操作: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现象实验一:水中冒泡实验步骤演示准备材料:透明容器、水、吸管。实验步骤1.在透明容器中倒入水,未满。3.缓缓吹气,观察水中气泡的产生和变化。实验结论:通过水中冒泡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帮助幼儿理解空气的存在。2.将吸管插入水中,用嘴吸住吸管另一端。010405060302准备材料:简易天平、两个相同容器、气球、打气筒。实验步骤1.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一个相同容器。2.给其中一个容器中的气球打气,使其充满空气。3.观察天平的变化。实验结论:通过自制简易天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