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 1848 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纳。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教案 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 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育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日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3、你喜爱谁?为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讨论。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