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故事:感悟师德师德故事:感悟师德 我要讲的师德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其说这是一场演讲,不如说是一种感动的分享。 我常常在想,师德到底是什么?无数次地听人提起,也无数次跟人谈及,可你细细地把它叙说,又发现它突然变得那么不可捉摸。它让我想起我们办公室窗外的一棵树。夏天的时候,我觉得阴凉,是因为它在为我遮挡阳光;冬天的时候,我感到温暖,是因为它为我抵御风寒。师德之所以变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因为它像这棵树一样缄默地存在,融汇在我们身边点滴的生活里。一抬头,一回首,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在这里,我想说说故事,说说我两个师傅的故事。 聂老师和梁老师是我在这个学校里最好的两位师傅,一提到她们,我想起的就是那两个忙碌的身影,两颗默默奉献的心。她们在上课之余还兼着乒乓球队的训练,每天黄昏,整个校园宁静下来,教室和办公室的灯都熄了,可乒乓球馆里仍然灯火通明。里面的学生在仔细地练习,聂老师总亲自给学生喂球,梁老师在几个球台上巡回指导。到夜幕降临,外面的街道开始宁静下来,当人们在饭后小憩的时候,聂老师才能骑着她的电动车回家。而她的家里,还有两个人在等她做饭吃。 梁老师的胃不好,下午 4 点多,吃一碗馄饨就开始训练,到了 7 点,才一身疲乏地回家。就算身体不舒适,梁老师也会坚持带学生训练。因为训练需要坚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在要求学生坚持的同时,梁老师也是风雨无阻,克服一切困难,起到了模范作用,让学生也很佩服,学得更加仔细。 我们都知道,当教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这是一个典型的 于细微处下功夫 的工作,因此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因为教练必须盯着学生最细节的地方去看。有时候学生动作不准确,有时候站的位置不对,有时候移动得太慢或者太晚。这些细节,不经过长期的观察,都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而小学生理解能力又十分有限,更加不懂得去推断什么情况下身体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响。只有在日积月累的不断练习里面,才能教会学生应对。训练不能不说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可是我从来没有听她们抱怨过,我听到的是她们每天如何鼓舞学生,如何疏导学生。 夏天训练的时候,还会遇到了一个问题,大家也知道,每到黄昏,就是蚊子出没的顶峰。球馆里有灯光,自然吸引了很多的蚊子,训练的学生有的被蚊子咬的全身起红疹,也心烦气躁。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就特意买了花露水给学生擦,训练的时候也起到了很好的驱蚊作用。虽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