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小学的教案 一、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加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科学讨论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讨论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讨论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沟通、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4、使学生领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二、重点: 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一、引入(1-2 分钟) 1、谈话引入。 师:今日我们给大家上一门新的学科《科学》。 师:同学们一定会问,《科学》是学什么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我告诉你们,科学课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内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气、植物、动物、人体、电光等。现在我先把《科学》第一册的内容用小图标来表示你们猜猜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一定要问,这些内容怎么学呢?我告诉你们,每个单元都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组成。我们学科学就是要亲自参加、经历这些活动。比如观察蚂蚁的身体,测测蝗虫跳多高,看看蜗牛是怎样爬的。通过这些活动长知识长才能、长智慧。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2、引入新课 师∶今日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一幅图,认真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1、引入――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2、引入――激发看树的兴趣。 二、看图片上的树 1、出示一张树的图片估量。 请你先看 1 分钟,估量你能发现多少点情况?还有更多的吗? 2、组织学生沟通、倾听。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能一口气说多少点情况。 注意:做到不重复的补充介绍。 3、再次估量。 你们再估量一下,看这幅图你最多能一口气说出多少点情况? 1、看图先估量数量――激发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老师用手势、用问题――鼓舞发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倾听发言。 3、对图片中能发现的内容作一个上限估量,为后面活动得到的数字作好比较的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期望达到的目标 三、回忆在树前曾看到过什么。 1、过渡:难道一颗大树真的就只有这么多点情况吗?(曾在树前看到过其他情况) 自然教案-常识小学 2、回忆: 回忆在一颗真正的大树前。曾经看到过什么?数数能说出几点。比看图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3、小组内沟通: 小组内说说你自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