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红星歌》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能随乐做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兴趣引入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A 段做走步动作、B 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 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 A 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 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坚韧的精神)来,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 B段的动作。(哼唱,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 A 段图谱:我们先看 A 段,上面有什么?(五角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 ?(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 A 段的节奏型。 2、分析 B 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 B 段节奏)。 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 A 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 fine(结束)的意思。师哼唱,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究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它声音清脆、明亮。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 A 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 段开头空心五角星适合用碰铃;(贴上碰铃)开场喧闹,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