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国70周年征文与建国70周年征文5篇

建国70周年征文与建国70周年征文5篇_第1页
1/23
建国70周年征文与建国70周年征文5篇_第2页
2/23
建国70周年征文与建国70周年征文5篇_第3页
3/23
建国 70 周年征文(水电工程变化)与建国70 周年征文 5 篇建国 70 周年征文(水电工程变化) 一九七一年的十月,当了三年知青并上了三线建设施工场地的我,经过生产队、大队、公社层层推举、选拔、政审、体检……,终于从由铁道兵承建的襄渝铁路郭家河隧道施工场地,被水电施工单位录用,由一名知青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水电工人,那时能成为一名工人,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我感觉到顿时有了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壮怀激烈。在心里不时欢快的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并唱着这首歌,加入**电站工程的水电施工队伍,成为千千万万水电工人中的一员。 **电站是 70 年代初期汉江上游建成的首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 13.5 万千瓦。坝体混凝土工程量 37 万立米。国家要求施工队伍进场三年即 1973 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任务相当紧张。修电站不比盖房子,需要截断河流后才能在河床上施工。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进行,开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修建一座围堰挡住水流,让河水按修建好的导流建筑物绕行,给工程制造基本的干地施工条件。因此,围堰的修建、投产、持续使用效果,都是电站施工能否按计划完工的关键,根据**电站当时的条件,决策者选择了草土围堰形式作为挡水建筑物。草土围堰的施工过程实际上很简单,利用人工将一捆捆稻草在现有河床围堰基础部位平铺好一层,然后再让工程车在草上平铺一层土一层草一层土、再一层草一层土的在河床逐渐堆筑形成挡水坝,下层的草土体在上层草土体的重量的压力下逐步下沉并稳定,形成坝体,起到挡水的作用。 七十年代还是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面对困难的施工条件,大家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也就是“人定胜天”的具体表现。当时我们年轻工人的信念就是参加了工作,就要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时代的荣光。水电工程施工是完全的野外施工,夏天不仅常常烈日当头,而且时不时会有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冬天除了天天风霜扑面,霜冻时手套都会粘在钢筋上取不下来。我们面对水电工程严酷的野外施工条件,没有一个人畏缩不前,大家还喊出了“下雨当流汗、刮风当电扇”的豪迈口号,体现了当时的那种大无畏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 **电站并不具备开工条件,没有讲施工设备是否配套、设计是否完善、技术是否满足,而讲的是劳动力是否充沛施工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国70周年征文与建国70周年征文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