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教育科研我理想中教育科研-多思想少优秀论文教育科研是学校开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提科教兴国,学校提教科兴师,教科兴教,教科兴校。可是什么是教育科研呢?我常常迷茫。因为在学校里分管教科工作,所以常常有时机听到教育科研的报告讲座,也要读读教育科研方法意义原那么的书籍、,对于立项、结题、管理等等一整套环节也算是很熟悉了。可是,我们的老师真的就这样学会教科研了么?请听我们对于教科研者的评价:他搞教科行,他能写。写就是教科研的代名词。而写在我们评价中真正含义是:造!谁造得越像,造得越深刻,谁的教科研水平越高。越是写得人家看不懂,越是有水平。于是一堆堆的书买回来,只能有仰慕的份,却难以走进大师,走进大家。我于是要一次次地翻开苏霍姆林基斯与陶行知的书,我们像读诗读散文一般地读着他们的著作,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晦涩的词藻,没有深不可测的眼神。读《给老师的建议》,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小朋友》,读《陶行知文集》,我们谁都能沉下心去,谁都会会心一笑,谁都时不时地豁然开朗,谁都会引起一次次的共鸣。可是我们找一找吧:他们的立项课题呢?他们的课题讨论方案呢?他们的结题报告呢?假设照着我们现在的很多教科研管理方法,那么,我们几乎可以宣布: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都没有教育科研!没有教科研而成为而成绩为世界历史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代伟人,那么教育科研它有何用?我对于时下的优秀论文,十分的头痛。我知道,世间有着许多我们读不懂的学问,这种学问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开展会有着深刻的影响。罗素曾说,世界上能真正读懂相对论的人恐怕没有几个。而相对论影响的是整个物理学的开展!但是对于我们宽阔的老师,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教育科研?我以为老师的教育科研,我说的是老师的教育科研,不是专家的教育科研〔我们没有必要理由也没有能力与专家学者们们去抢饭碗!〕,我们一线老师的教研,其实很简单,就是走苏霍林斯基之路,走陶行知之路,就是要学会考虑。钱钟书老人称自身的是《写在人生边上的随想》,我们的教育科研是充溢生动的生活气氛的,是充溢着思想的,是充溢着激情与热情的,是活生生的。我们的教育科研,其实就是写在教育边上的随想,而绝对不是游离于教育之外的,不是从九天之高处俯视教育的。正是从纷繁的教育现象中反思,我们才可以一步步地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海生涯。我一直认为,要让老师真正尝到教育科研的欢乐,就是让老师尝到思想的欢乐,首先必需要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