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散文读书笔记散文读书笔记(一)《荷塘月色》读书笔记《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孤独的心境,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心情以及对将来美妙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荷塘月色》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踏着月光向清静的荷塘走去。“心不安静”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颜色,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制造了特定的条件。在淡淡的月光下,独处于荷塘世界,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于是徜徉于荷塘,沉醉于月色,一幅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画便呈现在读者面前。先俯视月下曲曲折折的荷塘全景,给人以总的印象,然后有层次地从上到下写来,田田的荷叶,美如舞女的裙;荷花零星点缀,姿势万千,如星星熠熠,似明珠乳白;微风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送芳香,叶动花颤,流水脉脉含情。在这幅画里,作家不满意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而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接着作家着力写月光之美。光是难以捉摸的,作家却借助于景物,制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沉醉的意境。那流水一般的月光,倾泻在花和叶上,如“薄薄的青雾”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势。为强化月光效果,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如有“参差斑驳”丛生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光影交叉,岸边的树、塘中的荷连结,着意写月色,但到处不忘荷塘,满塘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细腻地呈现了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使人神醉。最终写荷塘四周,着墨较浓的是柳树,写下月下的情景,面对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以及蝉声蛙鼓则是随便点染,只为增加生气,静中有声,浓淡相间地反衬了荷塘的幽静。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是片刻的,回到现实立即又感到重压,心里更加不安静了。文章最终写了遥想古代江南采莲胜景,虽不在现实之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中,然而借助联想,使荷塘画面扩展,更显清爽雅致,同时也表达对美妙、自由生活的憧憬和追求。《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章追求的是一种诗情画意之美。调动一切艺术手法,着意制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层次有序地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动静结合,运用鲜亮的比方,通感手法,由远及近,从里及外地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无边风光。时而又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别出心裁地虚实为用,浓淡适宜地勾画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努力挖掘蕴含在大自然中的诗意,让声、光、色、味都透出神韵,共同点染荷塘月色绰约的风情。这样的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不仅使作品富有诗情画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精于构思、巧于布局,是《荷塘月色》又一显著特色。作品开头写心情颇不安静,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文章以“我”去欣赏荷塘为脉络,以人物的行止为线索,全文的写景抒情过程,都是随着的脚步和视线的移动逐步深化的。行文中以荷塘、月色为中心,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又适当点染四周背景。布局上层次清楚分明,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自然伸展。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高雅清丽、新奇自然。《荷塘月色》保持了这一持色。朱自清很注意语言的锤炼,且以轻笔淡彩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荷塘月色》中动词与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精确而传神地渲染和强化了诗情画意,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散文读书笔记(二)今日始终读萧白的散文,萧白的散文真是很难领悟,主要他的散文跳动太厉害了,不仅是文字跳动,而且是思维跳动,同时还加上句式表达常常不是常规的表达,有点欧式的表达方式,同时词性变化太厉害了,结构常是以点状或者以某一个点为中心,然后发散出去,有些像是意识流的写法吧,而这样放射状的也不是匀称的放射状,这些射线又常常有断点或者线段连接起来的,中间那些空白的地方的思路很难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