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意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意见为了更好地贯彻市教科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讨活动的通知〞〔绵教所[xxxx]84 号〕精神,为有效促进老师专业开展搭建平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我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推动新课程改革,更快地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经讨论决定,自本期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既是实施素养教育的需要,又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全区教育工作者和宽阔老师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特别是通过“片区集体备课活动〞和“校本研活动〞的深化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教研新模式,强化了老师队伍建设,开创了全区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然而,局部学校缺科学管理,局部老师缺教学理念,具体表达在老师无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读,导致对课标认识模糊,把握不当,执行不力;局部课堂存在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老师对学生的感受关注不够,学生主动学习受限;局部老师对作业布置、批改、讲评、反应随意,局部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局部老师对教材、教学资源的处理能力低下;局部学校对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政、史、地、生等课程重视不够;教学质量校际之间不平衡等等。 造成以上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价值偏颇,学校管理不力,讨论不力。即:没有深化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讨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因此,全区中小学要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讨论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科学的选择。建议各校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对策讨论。 (一)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1、教学管理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首先从管理入手。各校应重心下移,狠抓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可开展“课堂教学诊断〞、让老师敢于“亮出自己的缺憾〞、同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