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篇一】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讨论,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欢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阔未成年人的综合素养。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法律规范化和常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仔细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仔细调查讨论,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老师要对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老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快乐、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仔细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育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老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老师和学生家长要常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老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育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要常常与留守儿童互相沟通、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沟通,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